栏目头部广告

沐鸣2官网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事故 一场持续八十多个小时的救援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1月26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山体滑坡灾害现场,参加救援的搜救人员代表和镇雄县、乡镇、村代表、群众代表、志愿者代表等200余人肃立,为44名遇难同胞默哀。

  1月22日,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和兴、和平两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1000余名专业救援人员在山体滑坡现场奋战了80多个小时。截至1月25日20时04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事故中,44名失联人员已全部找到,均无生命体征。

  山体滑坡把凉水村的山“撕”开一道口子,数万立方米的崩塌体冲下来,瞬间把许多房屋埋在了下面,还有住在房子里的村民。

  在山体滑坡的边缘处,救援人员拉起一条线,他们在线内和众多大型机械一起,把被困人员搜救出来。这条线也被老百姓称为救援“生命线”。

  凉水村39岁的雷先生就一直守在“生命线”外的不远处,等待失联亲人的消息。他望着不远处家的方向,挖掘机一层一层剥离崩塌物。

  凉水村村民王乾第一次感到山体滑坡是在1月22日的5时20分,当时他跑了出来。5时25分,他打了110,5分钟后,他又拨打了120。

  “山垮了,声音太大了”,王乾跑出去喊人,一路上喊了三四家人,然后,他就往山体滑坡的反方向跑。待到天亮回来后,他看到,村子里山坳处“全部平掉了”。

  王乾这几天一直守在救援现场,他的亲人被埋,他想多给救援人员提供线索。

  事发当天,村民王跃才和一些村民因事外出,接到山体滑坡的消息后,他们第一时间往回赶。回来的路上,他们看到了急速奔驰的消防车。下着雪,车只能开到村子下面的山沟里,他们就下车,徒步跑回了村里。记者见到王跃才时,他双眼充血。这几天,村里很多外出打工的人赶回来确认失联亲人的情况,王跃才一直安慰他们。

  山体滑坡后的这几天,凉水村村委委员雷洪锦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村里失联的40余人中,很多是这名90后小伙子的亲戚。但他太忙了,顾不上悲伤。

  山体滑坡的崩塌体量巨大。崩塌体方量约5万立方米,崩塌体崩落至中部斜坡区后,崩塌体强大的冲击力运动至中下部陡坡区刮铲表层土体,形成崩滑碎屑流冲击至坡脚,总方量约7万立方米。

  1月22日7时许,随着滑坡区域变得稳定,雷洪锦组织村民开始施救,他们从崩塌体的最外围找起。他们先是不断给失联人员打电话,听到手机铃声从地下传来,确认了被困人员的位置后,便开挖。救援现场并不安全,随时会有碎石滚落,雷洪锦担心村民受伤,一直安抚他们在外围等待。

  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团结路特勤站副站长李胜龙说:“现在救援人员能看到的房屋并非房屋原本所在的位置,可能是从房屋往上走10-15米的地方推下来的。”

  救援人员用钢棍一直敲打钢材,希望通过钢材传声,方便被困人员接收信号。“有人吗?”他们尝试呼喊,但都没得到回应。随后,救援人员通过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搜寻被困群众,并进行标记,以便大型器械抵达后,可以快速实施定点挖掘。

  中国安能相关负责人介绍,挖掘机分布在不同高度的作业面,采用“分层剥离”战法,先使用破碎锤对每个作业面顶部的巨石进行震碎清理,再将碎石渣土接力搬运,进行搜救。随后,由消防人员用小型工具或者徒手挖出被困人员。

  云南省曲靖市消防救援支队紫云路特勤站“永山班”班长董永山参加过很多起救援。在他看来,此次山体滑坡人员的搜救工作难度更大,挖掘机需要剥离表层的崩塌体,再剥开房屋的废墟,才能发现被困人员。

  董永山和队友们一直用手刨石头、瓦块、沙土等,遇到大的石头就用工具撬松。

  “危险最大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石头就哗啦啦地往下滚。”董永山说,有时候,刚把被困者身边的砂石剥开,又碎滚石下来。救援人员一旦躲闪不及时,很有可能出现风险。

  1月25日,中国安能贵阳救援基地救援队员王光辉又在现场挖出了几名失联人员。作为重机操作手,一般遇到山体滑坡都要往前冲。此前,王光辉曾经参加多起山体滑坡救援,这次山体滑坡的不同之处是大石头过多,给开挖带来了难度,影响了搜救进度,这让他很着急。

  中国安能救援贵阳基地救援大队大队长焦中山表示,挖掘机操作手不仅要救援被困人员,还要保护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他说,挖掘机操作手会有意识用挖掘机的铲斗支撑住救援区域内的大石头,给救援人员创造救援空间,让他们能安全救援。

  1月25日凌晨4时左右,雷洪锦终于能休息,他一直睡到8时左右。直至1月24日晚,雷洪锦的电话才比前两天稍微少一些了。这几天,雷洪锦也不敢停下来,如果停下来,悲伤就会蔓延开来。下一步,他的主要工作是安抚家属情绪,这是重中之重。

  本报云南昭通1月26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标签: [db:TAGS]
查看上一篇 查看下一篇
文章详情页广告

随便看看

这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