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粤剧演员马友民带领粤港澳高校学生学习水袖。广东粤剧院供图
离开粤剧《倩女幽魂·爱》的剧场,很多观众对剧中韵味十足的念白与唱词念念不忘。有人为演员们用粤剧“踩跷”技艺展现轻盈、唯美的“鬼步”而折服,有人反复回味着宁采臣与聂小倩的深情对唱,更多人则达成共识:传统戏曲也可以成为年轻观众的“宝藏”爱好。
《倩女幽魂·爱》是由广东粤剧院推出的新古典粤剧,剧场里常常坐满年轻观众。近日,“青春华章·行走湾区 点赞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广东粤剧院,探秘“粤剧破圈”之路。饰演“宁采臣”一角的青年粤剧演员苏临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倩女幽魂·爱》的舞台、灯光、服装等方面都打造得非常唯美,“会让完全不懂粤剧的年轻人也愿意走进来看”。《倩女幽魂·爱》在10月开启全国巡演。
很多被吸引走入剧场的年轻人,都是在看过《白蛇传·情》等粤剧电影后,心心念念要去看一场表演。
广东粤剧院宣传推介部副主任祝燕彩介绍,2021年上映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就曾深受年轻人喜爱。这部电影票房迅速超过2300万元,打破了中国影史戏曲电影票房纪录,还获评国内外各大奖项。《白蛇传·情》上线网络平台以来,已经积累了2086万播放量。
“我们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打破戏曲舞台的界限,将一个经久不衰的爱情传说凝练提纯、重新表达,以唯美写意的中国水墨风格,将粤剧之美呈现于大银幕上。”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这部电影2300万元的票房,不仅创下中国影史戏曲电影票房纪录,成为一个里程碑,也让他们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他们前行的信心更加笃定。
筹备电影时,曾小敏与团队一直思考着:这部电影要拍成什么样,又究竟拍给谁看?
曾小敏认为,花那么大劲去拍一部电影,而不是高清版的舞台纪录片式DVD,要面向的是所有喜欢看电影的群体,这个数量庞大、年轻人居多的群体中,可能有很多人没看过戏曲。“我们就是要拍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戏曲的表达方式是怎样的,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多美。”如果拍给传统的戏曲观众,他们其实在剧场看就可以了。
今年7月,讲述冼夫人传奇人生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全国上映,作为“粤剧电影创新三部曲”的第二部,该片此前已获得了第三十六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在广州市北京路千年古道上,一场《谯国夫人》粤剧快闪活动中,南来北往的旅客在粤韵声声中感受城市与传统文化的活力和魅力,生、旦、净、末、丑粤剧行当大型打卡装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打卡拍照。
此外,国内首部关于华人女性群体劳工史的舞台作品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也即将被搬上银幕。粤剧电影已从最初的“小众赛道”,成为深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喜爱的“国潮”。
近年来,粤剧大量“触网”,曾小敏登上B站跨年晚会,和流行歌手梁汉文合作表演《白蛇传·情》的推广曲《待你归来》、改编《原神》游戏插曲。这些积极的网络传播尝试,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接触粤剧的窗口。
与年轻观众双向奔赴的,是一批逐渐成为粤剧台前幕后主力的“粤剧新生代”。广东粤剧院二团团长黄燕介绍:“我们广东粤剧院二团的演员平均年龄约25岁,就是这么年轻。”
除了被观众念念不忘的“宁采臣”,苏临轩已在《紫钗记》《杨翠喜》《宝莲灯》等剧目中担演主要角色。他认为,粤剧正在与时俱进,而青年粤剧演员更要守得了寂寞,真正静下心来学习这个行当,不能急功近利。在他看来,创新更要做到“守正”,要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
95后粤剧演员马友民学习粤剧已有17年。她深知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爱好选择,“只要愿意去了解,走进剧场,你会发现粤剧特别美”。
广东粤剧院自2010年开始推出“粤剧进校园”活动,走进广州地区的中小学等教育机构推广和宣传粤剧文化,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喜爱粤剧,乃至加入传承及弘扬粤剧的队伍。马友民就曾走进校园宣传,她认为对孩子们来说,粤剧启蒙意味着“一颗种子”,当他们以后再去接触粤剧,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曾小敏看来,粤剧的传承与创新不止于舞台上的青年演员,更在于舞台下逐渐成长成熟的青年观众,他们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当曾小敏目睹这样的双向奔赴,也更坚信“粤剧正青春”。她说:“这些青年观众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因为粤剧电影而关注粤剧、喜爱粤剧,甚至因此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粤剧的自发传播者。他们会主动了解粤剧发展的历史,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还会对粤剧与粤剧电影进行二度创作,为作品带来更为丰富的表达与解读。他们让我觉得,这一路走来的创新与尝试都是值得的。”
在青年演员与观众面前,这个古老的戏曲种类意味着无穷的可能。就像曾小敏曾说的:“粤剧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不能是现在?”
陈宇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